上个月,Nature的职业新闻栏目刊登了这样一篇文章,题目叫做:Junior researchers are losing out by ghostwriting peer reviews(青年科学家代写同行评议损失甚多),讲述的是包括研究生、博后、以及青年在内的青年科学家们(early career researcher;ECR)为自己的老板撰写同行评议这种行为给ECR带来的一系列消极影响——比如费力不讨好,杂志只认识老板根本不清楚ECR的贡献,不一定能得到实质性锻炼,违背审稿的保密原则,等等。相信大部分ECR都有类似的经历。该文也在Nature的微信公众号上以中文刊登,引发大家的强烈反响。
对于ECR来说,有没有办法独立成为审稿人呢?如果在曾经发表的文章的作者列表中,你的名字边上时常伴有以下标志:
那么,下面介绍的方法大概并不适合你,因为做为通讯作者的你可能会时常收到各种杂志的审稿邀约。
对于大部分ECR来说,可以做为通讯或共同通讯发表文章都是很难的。所以,如果你想体验独立审稿人的乐趣,那么,只有请主动出击!
这里小编给大家推荐一个优秀的主动出击审稿平台:PeerJ。PeerJ是近年来冉冉升起的一本生物学综合类开放获取(OA)杂志。该系列杂志创刊之初立足生物学,现在已延伸到包括化学和计算机在内的多个领域(但请注意PeerJ与PeerJ Computer Science是不同的杂志)。PeerJ最新影响因子2.118。该杂志不要求新颖性,只要求文章方法准确结论严谨,所以常被拿来和风格近似的plos one进行比较。该杂志有一个独特的版块,就是会对部分稿件公开招募审稿人。
具体的网址是:
https://peerj.com/reviewer-match/
点开它,就会看到很多嗷嗷待哺的手稿。如下图所示,有34份手稿在呼唤审稿人。
选择你感兴趣的文章点击,这里我们点击上图中的第一篇。
我们可以看到,这篇手稿的作者是Victoria L. Wong和Paul E. Marel。点击右上角的蓝色标签(ask to review this manuscript),会出现下图所示界面,输入基本资料即可申请审稿。
最下面还要填上一些细节以证明对于这篇文章你是合格的审稿人。
剩下的就是等待编辑的决定了。
这里有几点提醒大家注意:
1. peerj要求审稿人预先注册并登录系统
2. peerj审稿模式为单盲审,也就是说你知道作者是谁,但作者不知道你(除非你选择公开自己的身份)
3. peerj杂志不保证申请后一定能被采纳。具体能否被顺利成为审稿人还要看编辑的决定。
4. 在peerj公开招募审稿人的手稿是在投稿时作者自愿决定的,绝非所有手稿都以这种形式对审稿人进行招募。
5. peerj会奖励审稿人一次下次投稿的八折优惠券(有时间限制)
6. 同行评议是一件严肃的事,请大家特别是新手严格参照杂志的审稿指南和规定进行操作。
BTW:peerj还有单独的预印本(preprint)系统,与peerj是分开的,也就是说peerj上发表的文章是经过同行评议的,而peerj preprint上的手稿则是未经评审的版本。Peerj preprint平台正在成为bioRxiv以外重要的生物学预印本平台(甚至也包括计算机专业的预印本),网址见下:
https://peerj.com/preprints/
既然绝大多数审稿是一项的工作,那成为独立审稿人有哪些好处呢?小编认为主要包括为贡献科学研究、积累审稿经验、疏通编辑关系、增加CV内容、了解最新进展、绿卡申请、增加自己文章引用数、套取实验细节、拖慢竞争对手,等等等等。总之太多了,大家择其善者而从之。
总的来说,小编认peerj的这一平台为很多ECR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己的捷径。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杂志(包括大名鼎鼎的elife)也会长期或时不时提供类似功能。总之,如果想独立成为审稿人的话,赶快行动起来吧。
更多生信分析套路,请加微信13621202201
TCGA | 小工具 | 数据库 |组装| 注释 | 基因家族 | Pvalue
基因预测 |bestorf | sci | NAR | 在线工具 | 生存分析 | 热图
生信不死 | 初学者 | circRNA | 一箭画心| 十二生肖 | circos
舞台|基因组 | 黄金测序 | 套路 | 杂谈组装 | 进化 | 测序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