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5日,《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王晓武研究组和我公司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借助重测序技术以及芸薹属祖先的染色体核型,对芸薹和甘蓝的形态型的平行和趋同进化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文章作为封面论文发表在第十期Nature Genetics上,杂志封面图是下面酱紫的,当时看到后大家都惊呆了,文章如此高大上,连封面图白菜都这么有魅力,这是翡翠白菜吗?下面让我们跟随“同视摄影”一起探索这个有趣的艺术创作过程吧!
(以下内容来自“同视摄影”)
如何把白菜拍成即有艺术性又有科学性的杂志封面呢?
首先你得有很多包菜!
我们和王教授早上来到了新发地菜市场批发最新鲜的白菜和圆白菜等。
(没这大哥一身膘,您还真拎不动这一袋圆白菜)
王教授的论文中主要论述的是关于白菜和甘蓝类蔬菜叶球形成和根(茎)膨大相关基因。为了体现包菜结构的特点我们进行了初步的尝试,把白菜和圆白菜切开,拍摄他们的横切面。
当我们看到这样的拍摄效果,内心是崩溃的。我的天!这样的照片怎么上封面!经过不断的头脑风暴,我们尝试把包菜切成薄片,以透射光的形式对它的包菜结构进行表达。
最开始的结果并不理想,经过不断地实践和拍摄,我们确定保留包菜结构的基础上切片的最薄尺寸,以便光线能够透射。之后又尝试使用蓝色光源,更强化了视觉的冲击力。
我们对拍摄的初步效果比较满意,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缺少其他包菜与大白菜同组基因理念的阐释。
下一步我们试图把两种包菜在视觉上结合的更加紧密,透过这种结合的视觉关系来加以解释基因的联系性。
确定了拍摄的方案,我们进行组合的拍摄。最初我们选择俯拍的方式,由于镜头畸变所带来画面的不平衡感,所以我们最终选择前期分别拍摄后期合成的方式达成包菜之间的完美组合效果。
为了把包菜形态呈现的更加完美,我们切了100多颗大白菜、30多颗圆白菜和10多颗紫甘蓝。最后终于拍摄出了满意的画面。
在拍摄和后期合成的效果上,我们也尝试了各种不同的效果。
杂志社处于版面视觉考虑,最终以白底组合的方式呈现。
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困扰:谁知盘中餐,顿顿吃白菜!
期刊发表后,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
以下摘录自然遗传学杂志:
For all of October, we at NatureGenetics have been admiring the lovely cabbages on our cover.The image, created by photographer Keyong Chang, was contributed by theauthors of thestudy on page 1218of the issue.
整个十月份我们都很赞同和喜欢这一期的白菜封面
We asked whether thephotographer, Keyong Chang, was also a scientist working on Brassica species.“Keyong is not a scientist,” said Dr. Wang, “but a pure photographer having aninterest in science. He is very good at taking photos of industry products.Before taking the photo, we discussed the ideas together how we should show theconcepts of Heading and Convergent.”
摄影师常克永是不是一个科学工作者?不是但是他喜欢科学。
以下摘录朋友圈
——这白菜是故宫的么?
——翡翠白菜。
——我们喜欢上下组合的那张。
——摄影的魅力。
——摄影师都是神仙。
恭喜常老师,拍完一礼拜伙食都是大白菜。
虽然我们帮你吃掉了那么多的明星白菜,比较辛苦,但是还是为你骄傲!
拍摄使用:佳能1Ds-Mark III相机、徕卡100mm专业微距镜头、英国保荣专业灯光系统
再次感谢同视摄影,感谢王晓武老师课题组,感谢北京百迈客,给我们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最后引用一句话:科学家与艺术家的相互合作,越往前走,艺术越要科学化,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回头又在顶峰汇集。
转载自百迈客公众号
欢迎关注生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