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导师关系不好
——你get到这些点了吗
文章来源:小木虫论坛
作者:sihai_luo
编辑:颜惜
1、导师的水平问题。说句实在话,从综合水平看,新生再怎么厉害,也不如导师,好歹人家能挣一碗饭吃,你还等着学校发那几百块,就凭这一点,你就乖乖的努力,不服气你别读去挣碗更好的饭去。当然,话又说回来,如果所做的东西,导师都懂都会了,那要你做什么。不可否认,某些学校的某些导师水平很有限,但我觉得,正好配上水平有限的学生,相得益彰。别生气大家,水平好一点的,哪会去不入流的地方的不入流的导师那里读研究生呢?
2、导师要求严格的问题。这个具有双重性,从学知识的角度讲,肯定是越严格越有利,但往往是严格有人骂、不严格也有人骂。实际上,我看到很多人,读博士的时候上厕所或者大家一块喝酒的时候骂老板多苛刻、多严格、太变态。但是发现到了工作岗位上,当时导师逼着我们做的东西,却成了自己的法宝,于是回校和师弟师妹们大谈老板的好,这样的事情到处可见。我还见过某博士快和老板打起来过,但若干年后念念不忘老板的好。所以我觉得,有些时候能够坦然地对待,博士生没有一点压力肯定不行,要学会正视压力。茶余饭后骂两句老板能够理解,骂过之后别往心里去,努力干活做实验。当然,有人说想混学位等等,这是你的错不是大家的错,回家自己打屁屁去。
3、偏心的问题。这个是人之常情,所有好处不会降临到同一个人头上,大多数好处常常会降临到那些有能力、有担当的学生身上。我记得LQQM有个老师说过,他会把重要的任务交给靠得住的学生手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有时候遇到这种事,大智慧的人一般不会去计较那些东西,做好自己的事情,尽力帮别人做一些你会做的事情,学会这一点,受用一辈子的。而你所做的任何事情,老板和实验室兄弟姐妹们心里都明白,不用你专门去怎么办等等。
4、网上的言论问题。很多时候,言论一出来,往往都是骂导师如何不好。实际上,事情一旦发生,谁都是找有利于自己的言论说,学生的话里面当然是老师不对。例如武汉的学位问题,不经老板同意发表博士论文工作的问题等等,一般情况都是学生处事不恰当,然后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还自以为是。关于版权问题,无论在哪儿都差不多,在A单位资助下的工作,你私自处理成B单位的成果,自然会有问题,除非A单位不追究。这个在国际上有时候更严重。这里我深有体会,某人和我合作,前提条件是我责任作者,其所作的难点思路方法等我设计,把主要的推导等都写好,他就做一做就好了,结果文章没写完呢,就要吵着嚷着,他多厉害,我多弱,要靠他发文章,工作是他做的,他要投哪里哪里等。搞得我莫名其妙,当然严格一说也是严重的事情。几乎所有学校对这方面的事情都有要求。
5、关于导师发彪的问题。导师是人,有时候很忙很烦,如果看到学生磨磨唧唧,说话有时候没有那么客气,听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要太往心里去。就像父母打骂孩子,都记仇那天下没有太平,我个人一般都是这样对待的。另外就是,尽可能别对导师撒谎,我有一次忘记要开会出去吃饭了,结果正在吃饭呢,导师短信我为什么没去,我直接说在吃饭,事后自然被批评一顿。我很坦然接受,我忘记是我不对,没有理由。弟兄们说我好假,编个理由在医院万事大吉。但我觉得接受批评比撒谎更好。
6、奉献问题。很多人很多时候都想着自己得到什么,别人应该如何如何对自己,而自己随便也是个好人,这应该是绝大多数人的思想。有时候,我们需要为整个研究组、为导师和师兄弟姐妹们想一想,你为大家做了什么。我没有工作过,但是窃以为,实验室需要的是对大家有用的人,社会也一样。如果你对周围的人一无用处,可有可无,那肯定是一个失败者,哪天突然消失,除了家人哭哭,就沉没了。
7、关于版权问题。直接一点讲就是署名和署名单位的问题,实际上每个学校单位的规定不太一致,但大体上是实际操作者是第一作者,导师(经费主持人)责任作者。而且读书期间在A单位的成果,不经导师同意一般不得自己发表。这是一般的规矩,国际上很多地方通用。所以在发文章的时候,一定多和导师沟通,否则很容易出事情,而且事情可大可小,不要用任何理由来为自己的鲁莽行为开脱。前面说到一个人单独发表,导师找上门的,就是这种情况,这是自己的问题,别人不找你麻烦是你幸运,别人找麻烦是应该的。版权在国内搞得有点混乱。当然我也看到某些导师非得把名字放学生前面的,大家可以鄙视一下,但这往往是很差的单位的,这种单位认第一作者不认责任作者。
8、关于压榨问题。这个问题应该说在很多地方是不同程度存在的。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基础研究,所谓的纵向课题;另一种是横向研究,也就是和公司等打交道。
作为导师,有些费用还是用来帮学生交学费助研费甚至图书费等,所以如果学生一点活没有,那是很难生存的。这个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尤为重要,所以我觉得适当的为实验室作贡献,是应该的,请注意是“适当”这个词。但是,对于差一点的学校,拿自然科学基金就没有那么容易,很多有那种横向课题,这个东西一般就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做了很多时候学不到太多东西,不做老师这一关很难过。我谴责某些导师严重利用学生作横向课题。这个就像社会存在剥削我们没有办法消除一样,只能利用这个机会,寻求自己的机会,多学一些可能在工业界有用的东西,因为横向课题往往是和工业界打交道的,做好了肯定会为自己谋到一条起码作为保底的路子。
但是作为基础研究,我就觉得在说法上值得斟酌。做过研究写过好一些的文章的人都有体会,要做一个好工作并发表在自己学科top几的杂志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个时候我们反过来思考,没有试验条件,没有导师和实验室其他合作者你能不能做到,将会如何做到,这些知识和能力用金钱如何计算?假如你不念这个研究生,你将会赚到多少money?说得难听一点点,整天唧唧歪歪抱怨跳楼的人,如果真有点本事赚到足够多的钱,能在乎这个学位到这种程度吗?所以凡事都有个思考。
再强调一次,我谴责某些导师严重利用学生作横向课题。这里我很想简单举个例子。某研究生叫我辅导他做课题,写文章的时候,我把文章看了一遍,给出很多修改意见。比如说第一遍可能更多地在格式、参考文献、公式等;第二遍可能集中在思路、内容等;第三遍更细节的语言修改等。如此来回几遍,他就沉不住气了,什么难听的话直接当我面说,说这个你不会改一下吗?你什么都不做还算什么“导师”,什么没本事借助别人发文章等等,那话真的听起来很刺耳,说实话说什么老板压榨学生的人,很多还是这个类型的人。须知一篇文章从工作的思路到写作,很高级的东西无在乎科研思想和表达。
9、关于传说。以讹传讹非常恐怖。有一位导师,我听到关于他的传说是,每个博士都延期,逼着大家干活到晚上11点多,骂得学生哭,和学生谁谁快要打起来,在楼道里面和学生碰见都相互装不认识等等,但事实上绝非如此。我认识的这位老师,虽然有点个性,但是也算和蔼可亲,勤奋努力,每天坚持工作到晚上十点半以后,常常在食堂和学生同吃,遇到自己学生还请客,就连过年,都会到实验室辅导学生写论文等等,但是要求有点严格。传闻中被逼哭的人(不知真假)现在满口感谢,因为他费尽心血的一篇文章,回到单位又是加薪又是升职,不出几年老婆房子孩子都有,经常回去学校看老师。关于延期的情况是,此老师的第一个博士延期2-3个月,后面若干博士如期毕业。
另外一个老师,大家都很怕他,但我觉得奇怪,在我眼里这位老师工作认真严谨,对学生超级好,但是要求规规矩矩,比如不能上课睡觉喝水等,作业画图等都要规规矩矩,写文章等每个概念力求精准等等。而此老师最刻苦的时候48小时以上都没有睡觉做科研。所以很多传闻不能听片面之词,很多怕吃苦、不严谨之人,为了找借口推托自己的责任,估计把事实夸大而已,甚至歪曲。遇到刻苦科研、严谨治学的老师,再苦你也得顶住,别一面骂中国科研如何差,一面做得比中国平均还差,那就窝囊了。
10、别把自己当小朋友。实际上,我们发现现在的教育本末倒置,幼儿园教小学的东西,小学教中学,中学教大学,结果很多人到博士了,还没有把幼儿园该学的学好,都奔30甚至超过30的人了,还把自己当个小孩,什么东西等着导师安排,还要导师哄着,骂两句伤自尊,不骂又过不去。说句实在话,30左右的人,还要导师批评,很多时候该多反省自己。是不是阅读大量的文献,是不是给自己做的东西作了计划和安排,自己缺乏的东西是不是按照一定的进度积极准备等等,有时候需要多反省,才可能有进步,否则永远就那样,读多少年都没有用。
11、关于导师打压的问题。实际上我也遇到师兄说自己的文章被导师压着等等,前两天硕博版有一位仁兄也这样讲,我泼了一点冷水,搞得连版主都激动起来。实际上,大多数时候,一个文章对于博导而言可有可无(除非具有上Nature、Science、 PRL、 PNAS这类潜质的),而修改一个文章真的很费劲。一个工作交到导师手上,人家要花时间去看蹩脚英语,完了要正确理解你的意思,再根据全局来判断要不要加内容,要不要重新整理等等,实际上这个过程很繁杂,快则几周,慢则几月。如果你的工作可有可无,一般情况导师不太愿意去搞。
前两天那位仁兄就骂我,你没看怎么叫知道写得不好,说实话,没有认真发过几篇本领据top几的杂志的人,写出来的文章投出去我可以找个百八十个小错误,还别说学术问题,就算很多出版的,也有很多不规范之处,严谨的导师看到这种问题,心里都很不爽。(有的人就算发过若干顶级文章的,也都没有意识到一些规范性问题,别说是初学者)。而前面谈到某位师兄认为被压的工作,后来投到一个较好的期刊,结果被审稿人严重鄙视,说年轻学生不应该整天写这种文章,反过来想就知道导师为什么不感冒。
所以我觉得,导师有时候拖你的东西,不应该太过抱怨,而应该作为自己在进一步提高的契机,每个人刚写个东西都觉得很不错,过几年回头看就知道那有多糟糕。还有就是,你没有强到威胁导师的地位时,一般没有人打压,就象普通教授抄袭没人管一样,但一旦到评院士、评院长的时候,各种打假揭发活动疯狂而至,原因就是涉及到这个神经。我不相信连这种事情都抱怨的人,可以有水平威胁到博导的位置。
12、学会和各种不同的老师打交道,学会学各种不同风格的导师之长处。学术界不同官场,阿猫可以当官,阿狗也可以。博导再怎么差有些硬件上的东西还是要有的,比如学历、文章、项目(太烂学校的除外,大家别去那种地方读)等都有一定的积累,也就是说有些长处。我们要意识到,导师不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我们要学会怎样去和导师打交道,学习人家的长处,包容人家一些个性化的性格(尤其很多学术牛人,每个人都有很迥异的性格)。
比如A导师注重学术发展动向,能看到学科未来走向,此为大牛型;大牛一般不会教你去搭实验台子,也不会手把手叫你小狗子要这样这样。B导师可能注重实验细节,你问他任何操作层面的东西他都能知道一些,有的人觉得很幸运,此为小牛或者不牛;但可以学他的细节,能够尽快掌握实验方法等,遇到此种情况有时间和国内外牛人联系,获取A导师具有的东西。C导师注重文章语言,D导师注重文章细节,E导师注重逻辑思路等等等等,不一一列举。总之,理智的去思考,每个人都有值得学习之处。有的人经常说自己导师不懂,实际上仅仅是他不去教你细节而已,你叫将军上阵杀敌,恐怕没有士兵来得实在,但是人家却掌握着大局和千万士兵的身家性命。所以要学会在一个更高的角度看待问题,不能轻狂而错失很多学习的机会。
13、假如我当导师如何如何的妄语。我想谈一点对这方面的看法。有一部分人,经常说假如我当导师应该如何如何等,比如多发钱、多关心、和大家相处如兄弟等等。但实际上,我看到的,走到这个位置,往往力不从心。比如发钱,好家伙,说得容易,做着难!一个面上项目,辛辛苦苦搞到手30万/3年,只有5-10%的劳务费,也就是说每年最多拿1万发给大家,假如实验室有10个人,每人一千(导师那一份还没有分,如果分了,5-600有没有?),如果按照过年过节发,每次能发1-200就不错。能解决什么问题?有人说,我会多多拿项目,实际上大家也知道,项目多学生也多,各种繁杂的应酬活动交流活动等等,往往力不从心。和企业界联系紧密的课题组,经济情况会好一些。现在很多学生懒惰之极,不说不知道反省,多说两句吵着嚷着跳楼放火的,遇到这种学生,上帝也想放水淹之,导师能奈之何?所以话谁都会说,走到那一步做得一个比一个差,要不怎么教师质量越来越差呢?
本文来源于小木虫公众号
鉴于前期各位伙伴们对干货资料的热情,怕有些好友遗漏此条消息,此处小编整理的最全最干的生物信息学资料,抓紧抢购吧!
小编还通宵达旦整理过去这几个月的浏览量上千的
技术文章、生信资源、软件和方法介绍
如下
一、生信套路
基因组研究常规套路 3
细菌基因组研究变化 7
线粒体常规分析套路 13
最新转录本组装策略 17
HISAT, StringTie and Ballgown 17
基因家族分析套路 27
基因家族分析(一) 27
基因家族分析(二) 29
基因家族分析(三) 32
基因家族分析(四) 36
二、实用技术和软件
杂和基因组组装软件 42
如何构建物种进化树 49
KEGG注释结果怎么看 53
在线blast详解 60
功能基因验正的几种方法 70
NCBI快速下载数据 72
三、实验相关
电泳技术简单学习 76
电泳结果分析 88
这还没完
还有SCI杂志的表格
最齐全生信网站的word
等等等
获取方式请在消息框输入“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