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现如今纯生信不好发文了,有可能是新颖的思路不容易构建,有可能是文章水平不容易上去。去年一篇NC的免疫lnc做了泛癌分析,这么一来,研究单个疾病免疫lnc的估计心里都有凉意了。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免疫lnc的纯生信很难再有这种高度了。其实不然,作为国自然热点,免疫和非编码RNA不可能不发光发热。且看今天这篇文章如何研究单个癌型的免疫相关lncRNA做到10+。
文章二月份发表在The 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IF: 10.252)。
对该思路感兴趣的扫码联系
制定细节方案
Identification of tumor immune infiltration-associated lncRNAs for improving prognosis and immunotherapy response of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识别肿瘤免疫浸润相关lncRNA以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与免疫治疗反应
摘要: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5年相对存活率最低,约为19%,部分原因是在较远的阶段被诊断出并且缺乏后期治疗。因此,继续研究分子生物标记物和新疗法对于预测预后和确定个性化治疗至关重要。
对肿瘤微环境(TME)的不断研究表明,浸润肿瘤的免疫细胞在癌症的进展和侵袭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lncRNAs已成为免疫系统中的关键调控元件,并在不同免疫细胞谱系的发育和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这项研究中,作者旨在开发一种新的计算框架,通过对纯化的免疫细胞,癌细胞系和大块癌组织的分子谱进行综合分析,来鉴定与肿瘤浸润相关的免疫相关lncRNA(TILncRNA),并探索其作为预测的潜在重要性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和免疫疗法的生物标志物。
材料方法:
TCGA-NSCLC,GEO表达数据,GEO免疫细胞系数据,CCLE肺癌细胞系数据。
免疫相关lncRNA,组织特异性指数,免疫相关管家lncRNA,单变量、多变量cox,OS,DFS,K-M,GSEA。
结果:
1.人类免疫细胞lncRNA表达landscape
图1.19种免疫细胞高表达lncRNA
2.NSCLC中TILncRNA识别与TILSig构建。
图2.TILSig与患者结局和免疫细胞浸润相关
3.两个具有不同平台的独立数据集验证TILSig
图3.独立数据集验证TILSig
4.与其他临床因子相比,TILSig独立性分析
表1.不同数据集OS单变量和多变量cox
5.TILSig与肿瘤复发相关
图4.TILSig与患者结局和免疫细胞浸润相关
6.TILSig作为NSCLC患者免疫治疗反应标志物的潜力
图5.临床结局中免疫检查点基因表达与TILSig影响
新年新气象,当然新年也应该有新科研思路。如果还停留在过去的免疫相关生物标志物识别方法上,不仅对自己最后的文章水平有影响,还会让你对生信的信心有影响。这篇如此高水平的生信分析文章,赶紧收藏学习一波。
对该思路感兴趣的扫码联系
制定细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