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最近工作原因,要学习下为生物多样性鉴定,发现这里面还是有很多坑的,比如目前由于无法低成本测通16S全长【土豪随意】,加之参考数据库不精准,通过检测16S很难鉴定的种水平。
一篇来自微微悦明公号的科普文章,分享给大家。
漫谈16S的前世今生
16S的基础概念
16S rDNA是细菌的系统分类研究中最有用的和最常用的分子钟,其种类少,含量大(约占细菌RNA含量的80%),分子大小适中,存在于所有的生物中,其进化具有良好的时钟性质,在结构与功能上具有高度的保守性,素有“细菌化石”之称。在大多数原核生物中rDNA都具有多个拷贝,5S、16S、23S rDNA的拷贝数相同。16S rDNA由于大小适中,约1.5Kb左右,既能体现不同菌属之间的差异,又能利用测序技术较容易地得到其序列,故被细菌学家和分类学家接受。
关键词:普遍、保守、大小适中、可变区!
1、16S rRNA 普遍存在于原核生物中。 rRNA 参与生物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其功能是任何生物都必不可少的,而且在生物进化的漫长历程中保持不变,可看作为生物演变的时间钟。
2、在 16S rRNA 分子中,既含有高度保守的序列区域,又有中度保守和高度变化的序列区域,因而它适用于进化距离不同的各类生物亲缘关系的研究。
3、16S rRNA 的相对分子量大小适中,约 1540 个核苷酸,便于序列分析。
4、可变区序列因细菌不同而异,恒定区序列基本保守,所以可利用恒定区序列设计引物,将16S rDNA片段扩增出来,利用可变区序列的差异来对不同菌属、菌种的细菌进行分类鉴定。
16S的结构
16S rRNA基因序列包括9个可变区和10个保守区,保守区序列反映了物种间的亲缘关系,而可变区序列则能体现物种间的差异。
16S拥有9个可变区域,其结构和分布,如下图所示:
基于16S全长的菌种鉴定
(一代测序技术)
工作对象:已培养的纯菌落
所用技术:一代测序仪3730
工作流程:
常用引物序列:
试剂成本: <100元
优点:可辅助常规菌种鉴定方法,如显微形态和培养特征以及理化特性包括营养类型、碳氮源利用能力、各种代谢反应、酶反应和血清学反应等方法,提高菌种鉴定的准确度。
缺点:仅能用于纯菌!仅能用于纯菌!仅能用于纯菌!
基于16S的菌群结构分析(二代测序技术)
工作对象:临床样本(如粪便、脑脊液、血液、尿液等)、环境样本(土壤、污水等)
所用技术:二代测序仪,如Illumina的Hiseq和Miseq、Thermo的Ion Torrent,以及Roche的454(已停产)
工作流程:
部分常用引物序列:
试剂成本:~400元/样本
优点:通过检测16S rDNA的序列变异和丰度,反映样本中细菌的分类和丰度,获得样本物种分类,物种丰度,种群结构,系统进化,群落比较等诸多信息,可用于临床样本的未知病原菌检测。
缺点:(1)受限于二代测序的读长,目前只能最多测16S九个可变区中的2个,一般为V3-V4区。因此对菌群的分辨率,部分菌种只能分辨到属水平。
(2)缺少SOP实验方案。不同实验因素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大。详情可参照前贴 【好文共赏】宏基因组实验的那些坑-16S扩增子建库方法的各影响因素
(3)相较于WGS宏基因组测序,16S宏基因组也可用于功能学方面研究,但不准确。详情可参照前贴 微微,我想测个序啊(宏基因组篇)
16S的未来:三代测序技术
读长短分辨率低咋办?上三代测序啊!
Pacbio测序技术用于16S宏基因组,已有相关的文献发表
参考文章:High-resolution phylogenetic microbial community profiling
一次上机测通9个可变区,分辨率高,准确度高,更适用于临床样本中未知病原检测和其他科学研究应用。
可惜,由于未解决样本pooling等原因,其价格居高不下,目前还在八千元一个样本的水平,高昂的费用极大的制约了科研人员使用的积极性。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往期内容:
TCGA | 小工具 | 数据库 |组装| 注释 | 基因家族 | Pvalue
基因预测 |bestorf | sci | NAR | 在线工具 | 生存分析 | 热图
生信不死 | 初学者 | circRNA | 一箭画心| 十二生肖 | circos
舞台|基因组 | 黄金测序 | 套路 | 杂谈组装 | 进化 | 测序简史
2017-生信人-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