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
过完了元宵节,整个春节也算是落下帷幕了。工作的人要继续上班,还在念书的同学也差不多该开学了吼!不过俗话说得好,没出正月,都在年里。所以小编在这里还是要给诸位拜个晚年,祝大家晚年幸福!!!
不知道今年大家的春节都是怎样度过的呢?有没有被家里人催着找对象呢?这不,小编我过年的时候就被家里安排了相亲。对于我这种不习惯和陌生人交谈,但是又不得不完成相亲任务的人来说,一起去看电影就是最好的选择啦!
今年春节档的大片真不少,经过一番选择之后,我和相亲对象在《红海行动》和《唐人街探案2》之间犹豫不决。最终,我们采取了折中的方式,在约好晚上吃饭的地方之后,他去看《红海行动》,而我,则开开心心地投入了《唐人街探案2》的怀抱。
事实证明我和相亲对象分开看电影是多么明智的选择啊!!不然相亲都不用开始就已经结束了。因为《唐人街探案2》真的是太可乐了!我全程在电影院里形象全无,笑到癫狂!
《唐人街探案》系列电影开创了中国电影史上一个罕见的类别,推理+喜剧。这种全新的尝试其实特别容易扑街,一不小心就会演变成一部哗众取宠、低俗搞笑,打着“贺岁片”的旗号大肆圈钱的烂片。
豆瓣上截止到目前对该片的评价是7.1分,这对于严格的豆瓣网友来说其实不算低了。我简单翻了翻下面的评论,看到其中一个网友说:“抱着看烂片的心思去的,没想到竟然相当的不难看!虽然剧情上还是有一些硬伤,但是看到了导演和演员对观众的诚意。”
这个系列电影的导演,就是陈思诚。先抛开人品不谈,单说这个人啊,确实是有想法有才华的。都说导演是一部电影的灵魂,作为观众,我在《唐人街探案》系列前后两部电影中看到了导演陈思诚想借助电影完成的两个愿望。
一个,是娱乐观众,另一个,是表达自我。
先说娱乐观众。这绝不是个贬义词,也不是把观众当傻子,相反,这是真正对观众的尊重。作为一部选择在贺岁档上映的电影,一部适合亲朋好友一起看的合家欢电影,一部聚集了知名演员和流量鲜肉的商业电影,对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娱乐观众。
陈思诚在这方面做得很高级。以诡异离奇的杀人案为背景,混入了网络段子、荒诞闹剧,甚至一些低俗的黄段子,乱七八糟地一锅出,居然并不违和。靠着对电影节奏的把控和细节处理,加上王宝强和肖央与生俱来的喜感,再加上刘昊然自带的萌感,电影中的绝大部分笑点都被演绎得十分自然,几乎让观众享受到了“不尴尬的快乐”。
另外一方面,在《唐人街探案》系列电影中,我们也能感受到陈思诚导演对于“表达自我”的愿望。
陈思诚本人是个侦探推理小说迷,因此在他导演的电影中,不难发现有很多细节体现了对《神探夏洛克》、《名侦探柯南》、《少年金田一》、《白夜行》和《血字的研究》等推理名作的致敬。
《唐人街探案》系列的第一部,泰国篇,应该可以算是中国电影院里出现的第一部本格派推理电影。这是推理小说中最正宗、最传统的经典流派。其通过逻辑推理,将惊险离奇的情节与耐人寻味的诡计一层层展开。通常这类作品会尽可能使受众和侦探本人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拥有相同数量的线索,从而向受众发起挑战,挑战其是否能和侦探一样推理出谜底,引导受众跟着侦探一起探索,在猜对真相或被真相震惊的过程中获得阅读或观影的快感。
但在《唐人街探案2》的剧情中,推理风格就不再是传统的本格派了。有些人把唐探2的推理模式归为“社会派推理”。事实上,在百度完社会派推理的定义之后,我相信大部分人对这个结论都不会十分认同。相比于第一部来说,第二部纽约篇的推理部分明显薄弱,bug很多。整个故事梳理下来,破案过程严重缺乏推进,推理环节和线索经不起推敲。无论是剧中秦风利用记忆宫殿对凶手的犯罪地点进行排查,还是最后一锤定音锁定真凶,都充满着巧合跟突如其来,一种柯南式的顿悟感油然而生。
而影片中对整个案件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那本古书的最后一页,一张阐述阴阳五行的图。这张图可以说是整部电影的关键,我作为一个没有什么推理思维的人,差不多代表了绝大多数观众的水平,虽然被接连不断的笑点逗得前仰后合,但对整个案件的走向真的是一头雾水。明知道按照这类片子一贯的套路,凶手不会是肖央饰演的宋义,但是真正的凶手是谁?又为什么要杀这些看上去毫不相关的人呢?这些疑问我在看电影的过程中确实和主角团一样感到迷惑不解。直到刘昊然饰演的天才少年侦探秦风在墙上勾画出记忆中古书里的那幅图时,我才终于将整个案件的线索串联起来,与此同时电影院里也充满了此起彼伏恍然大悟的“哦~~~~!”的感叹声。
这幅图大概长这样:
【前方灵魂画手出没】
因为这幅图是整个电影核心中的核心,涉及十级剧透,所以不可能在剧照和预告片里出现,小编我实在是没办法找到原图了,所以只能凭着记忆瞎[文明]画,请大家多多包涵。
就是这样简单的一张图,什么都不用多说,非常直接表达了所有线索之间的联系,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图形语言本身所具有的特点。
各位亲,不要以为思诚大导演哔哔了两个多小时,就是告诉我们五行八卦,其实从生信的角度看上面的图这很明显就是一个蛋白互做网络,而且内部是一个最小子网。
想想我就害怕了,唐人街探案1 ,陈导还是只能研究下蛋白的3d结构(折纸),2就搞互做网络,脑洞下,3估计得加上模式识别,人工智能啦。
话说回来,图形的获取有很多的方式,科研图形的获取,往往是对科研结果的可视化,可视化是科研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图形可视化非常重要,但是也有一定的技术门槛。
图形,顾名思义,是指具有说明性的图画和形象,它和语言文字等其他方式一样,是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图形基于形象和色彩等要素,能对自然现象或者社会现象进行高度的概括、提炼以及再提升,因此具有极强的直观性、生动性、活泼性以及有效性。
首先,图能辅助和完善语言与文字所表达出的信息。科学家研究显示,不同的人在接受观点时,对不同途径的依赖性不同。有的人会对文字比较敏感,即使是长篇大论,也能很快从中梳理出重点。而有的人,则对语言和声音比较敏感,看书不一定能看进去,但是能很好的理解别人所说的话。还有的人,则对图形比较敏感,能从图里面抽象出自己想要的信息。所以图形的使用,能在阐述观点的时候,帮助那些对图形更加敏感的人加深理解。
其次,图形能通过产生的视觉效果来吸引人的注意力。这个很好理解,用色彩、形状和比例来突出重点的图形,总比白底黑字的文字更能抓住人的眼球吧?
再次,图形能更准确地还原作者想表达的意图。若采用文字,很多时候无法完整地表达想传递的信息,即使受众猜到了基本的含义,也不能达到较高的准确度。而图形语言则不同,它能高效迅速地激发受众对熟知事物的联想,引导受众进入意向和语境,从而了解到作者的真正意图,在脑海中还原作者想要表现的事件。
最后,图形能强化记忆。相信大家在儿时上学的时候,印象最为深刻的除了“背诵全文”就是“看图说话”了。
那时的我们经常被老师要求用文字来描述图片,大家可能会发现,复述一幅图片比复述一段看过的文字或听过的话要容易很多。图片通过直观的视觉刺激,使得大脑在短时间内记住更多的有效信息。和语言跟文字相比,大脑不需要消耗额外的精力将图片信息进行进一步处理。
总之,图形的运用在各行各业都有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图形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且不可取代的。几乎没有哪一篇文献中是没有插图的,直观、优美、准确的图形,能为科研结果增光添彩。
不过啊,这个画图在科研界可是个实打实的技术活儿,没两把刷子的人可真干不好。因为画图时不仅需要根据自己手里的数据以及想展示的问题来选择图的种类,还需要设置合适的参考系与坐标。画出来的图,线条要清晰,数据要准确,布局要合理。这图,别人看不懂不行,看不清不行,颜色不好看,还不行!
画图这么难,想必有的人心里在偷偷打退堂鼓了吧~不过别害怕,谁也不是生下来就会,不会的话可以学么!
在这里小编给大家推荐两个学习途径
1、生信人的在线课堂《R语言绘图入门》,目前销量100+
大家可以先试看哦
2、关于线下最近的一个班,就是由北京市计算中心主办的《数据分析与R语言制图专题》研讨班。由具有丰富数据分析经验的生物信息工程师授课(毕竟人家可以调动的资源更多,你懂得),从零基础入手,实打实手把手地帮您了解R,使用R,满足大家想制作出高大上的科研图表的需求。
主要内容:
1、R语言基础知识
2、R语言编程
3、R语言绘图基础
4、ggplot使用
5、R语言统计学应用
6、R语言在生物信息学中的应用
课程内容设计合理,真正做到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层层递进,即使是之前没有编程语言基础的科研工作者也能轻松学会。整个课程理论结合实战,全程上机操作,边学边练,绝不是纸上谈兵。真正从大家的需求出发,在教会大家画出既优雅,又美观,还准确的图表的同时,还对R语言除了画图之外的另外一大优势,统计,进行相应的讲解和阐述。让参与课程的学员们能一举两得、一石二鸟、一箭双雕,是不是听起来就觉得棒棒哒?
《唐人街探案2》里,靠着一张图,结巴自闭少年秦风顺利破解了谜底,揭晓了案情。真可谓是:
有朝一日图在手,思路线索我都有
带着图片去办案,结巴少年变神探!
心动不如行动,赶紧戳【阅读原文】,了解课程细节吧~报名火热进行中哦!
希望大家都能掌握画图技巧,发高分文章,像秦风一样走上人生巅峰啦!
欢迎关注生信人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往期内容:
TCGA | 小工具 | 数据库 |组装| 注释 | 基因家族 | Pvalue
基因预测 |bestorf | sci | NAR | 在线工具 | 生存分析 | 热图
生信不死 | 初学者 | circRNA | 一箭画心| 十二生肖 | circos
舞台|基因组 | 黄金测序 | 套路 | 杂谈组装 | 进化 | 测序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