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做这样一件事,到头来不过也就只是想想而已。
2019年,接近年底的时候,接到了朝阳医院的电话,有一个手术终于排上了。
于是乎,在医院的病床上完成了跨年。
虽然自毕业以来,体重一天天的长,但是羽毛球基本还是一周两次的。
大夫说,这个手术,半年不能剧烈运动。
加之疫情严重,今天发现好像已经忘记了还会打羽毛球,还有搭档。
忘记不知道是不是背叛,但是在自我原谅中混来混去,我是承认的。
早已经习惯打开朋友圈,对那些微商的广告可以做到视而不见,而不是冲动的去拉黑她。
早已经习惯打开电脑任由各种软件跳来跳去,选择性的忍受或者去做点其他事情,而不是去马上优化她。
早已经习惯跟别人聊天时,不对的观点,选择性忽略,而不是去争个脸红。
手机可以24小时静音,看到消息,只会用意念回复,消失一礼拜,也不会郁闷。
是不是老了......
春节前每天都盼着过年,虽然也知道这个年是那样的索然无味。
今年因为疫情,这个索然无味的年过的那么的不完整,回京的路上总觉得缺点什么。
那样的依依不舍,那样的纠结,但是猛回头,也想不起有什么可以值得眷恋。
已经奔四,才发现人生中最有意义,最值得回味的都是曾经。
余生还有没有机会,做一些好玩的事情。
我挑选出我曾经备忘过的想做的事情,发现余生目前的备忘估计都做不完,但是我丝毫还感觉不到紧张,得过且过的越发瞧不起自己。
想到什么,就立刻去做,我自己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内心都是发虚的。
越来越看得清自己,越来越觉得自己丑陋。
不敢说要去改变世界了,不知道还能不能改变自己。
备忘录中,挑来挑去,发现有一件事情还是想做,且有条件做的。
一直觉得上学的时候拾不起对科研的兴趣,毕业之后因为生存才慢慢的爱上她,这个过程虽然是大多数人的婚姻,但是却不是我想要的爱情。
科研不只是枯燥的数学公式,琐碎的瓶瓶罐罐。更多的还是科研中的有趣的想法,背后的故事,熠熠生辉的人物,乐在其中的各位,懵懵懂懂中种下的深深的爱。
所以想在2020年立一个FLAG,在做技术号的同时,开展这样一个专栏,生信故事。主要关注生物信息方向,或者科研领域背后的故事。
能从容的全面了解她,然后再选择爱与不爱。
爱情才是大家埋头苦干的原动力。
诚邀各路英雄豪杰,把酒言欢。
如果您有有趣的科研故事,关注的方向,成文的或者只是一个小想法,小洞察,小关注。都欢迎您跟我们联系。
任职要求:
1、自主不定期向公众号约稿。
2、投稿内容生信相关、简要、充实且热点。
岗位要求:
1、医学、生信相关专业。
2、有较强的文献阅读能力。逻辑能力强。
3、责任心强。
4、热爱写作,文字功底较好,科普能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