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随着全球COVID-19疫苗供应的增加,许多国家都在研究如何更好地鼓励人们接种疫苗。因此今天和大家介绍一篇今年八月Nature(IF:49.961)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文章介绍了一项大型实地实验,实验研究发现在增加人们接种COVID-19疫苗可能性的战略中需要结合的三个关键要素。
Text-message nudges encourage vaccination
短信鼓励接种疫苗
一.实验背景
目前各国针对如何提高COVID-19疫苗接种率已经开展了多种措施,但仍然不清楚哪种方法有效,哪种方法无效。因此Nature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这项研究主要是探索来自医疗服务提供者的一条短信是否可以改变COVID-19疫苗接种率以及当接种者被告知疫苗已经属于他们时疫苗接种率是否不同。这些短信中包括“疫苗已经给你准备好了”、“鼓励接种者声明你的剂量”等短语。这种方法此前已成功用于推动流感疫苗的接种,但未对COVID-19疫苗接种进行测试,因此才有了这项临床试验。
二.实验内容及结果
研究首先将一个大型医疗保健系统中的9.3万余名在收到初次邀请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没有安排预约的人随机安排到对照组或实验组,然后随访4周。这些人属于第一批有资格接种疫苗的人。结果发现在没有收到任何短信提醒的对照组中,13.9%的人接种了疫苗。在收到带有网站链接的短信提醒可以安排COVID-19疫苗预约的人中,接种率上升到17.1%。加上语言诱导心理所有权后疫苗接种率进一步提高到18.2%。在这个临床试验之前,研究人员曾进行了一个在线实验,让人们作为假设的患者,研究人员发现观看一段两分钟的关于疫苗的教育视频的人会比没有观看视频的人更倾向于接种疫苗。然而,当作者在短信实验中添加了这个视频的链接时,则导致接种率比单独发送短信的接种率略低。研究者认为这矛盾的结果可能可以用两项研究之间的一些关键差异来解释。例如,在线组的假设患者平均年龄为37岁,100%的人被要求观看视频,而临床试验的患者平均年龄为73岁,只有21%的人观看视频。尽管视频不一致效果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这些发现证明了在真实世界群体中进行严格测试的价值。
接下来作者开始思索如何将这些发现应用到未来的疫苗接种工作中,根据Fogg行为模型,发现成功地推动策略需要结合三个关键方面:执行力(ability to act)、积极性(motivation)和推动作用(prompt)。此外,研究也发现最佳的推动方法将根据个体对COVID-19疫苗的态度而有所不同(图1)。例如,对于疫苗接种犹豫不决的人往往对疫苗的风险和好处有强烈的情绪反应,而那些对它漠不关心的人则持有较弱的态度。因此,可以推测,相较于一刀切的方法,根据相关人群适当调整干预措施可能更会取得成功。
作者进一步分析了这三个关键推动因素。第一执行力,干预的目标应该是让预期的行为变得更容易。在这种情况下,短信提供了一个预约的链接。这使得接种疫苗快捷方便。这方面的干预最大程度地提高了疫苗接种率,并可能解决了对疫苗漠不关心的人的障碍(图1a)。第二积极性,干预应侧重于增加个体对预期行为的积极性。短信提醒唤起了心理所有权,这可能增加了接种疫苗的积极性。然而,与简单的文字链接干预相比,这种干预后疫苗接种的增加相对较小。研究人员还尝试在8天后向那些仍然没有预约的人发送第二次短信提醒。这组人可能比那些已经预约了疫苗接种的人更犹豫,与对照组相比,第二次提醒并没有改变总体接种率。因此,疫苗犹豫不决的个人可能往往需要进一步的方法来增加积极性(图1b),要么通过其他类型的推动,要么通过不同的方法。第三推动作用,干预应促进行动。发送一条考虑接种疫苗的短信会迫使一个人现在就考虑这个决定,而不是依赖他们自己去想。发送通知的最佳渠道可能因人而异。例如,对不懂技术的人来说打电话可能更好。
三.实验结论
这项临床实验发现尽管通过发送短信的措施仅仅只增加了几个百分点的新冠疫苗接种率,但这些方法的成本非常低廉,如果应用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可能起到巨大的作用。由此可见轻推(nudges)可以是改变个体行为的有效工具,但必须经过精心设计。卫生系统、公共卫生机构和其他相关方在寻找提高COVID-19疫苗接种率的方法时应该考虑研究中提到的三个关键因素。
到这里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就介绍完了,可以看出文章的篇幅并不长,实验中也没有涉及特别高深的分析方法,但研究将目光聚焦到了提高新冠疫苗接种率这一世界都在关注的热点问题上,可见对一项好的工作来说研究的角度至关重要,抓住研究热点可能会让我们的工作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