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同样的故事却依旧发生着,正如八月将静静的戛然而止,最近各个院校又讲述着万年不变的典礼致辞,依旧是那不变的桥段,还是金秋的九月,桂花的飘香,你们实现了长久以来的憧憬,成为了这个学校乃至自己实验室的新主人,之后你将做复复杂杂的事,处形形色色的人,事无巨细,但要劳心费力事必躬亲,人无完人,可也要理解包容斡旋捭阖。小猪佩奇不能纹,社会人却要做,今天打算谈谈怎么与留学生相处,如果幸运,你的留学生lab mate已经上线,后面几年滴滴滴的QQ留言声会是某些人的梦魇。
很欣慰祖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加之国家核心利益的需求,高等院校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接纳外国人来华留学,欧美娃们的凤毛麟角,第三世界的占据主导,可能因为我是农业院校的缘由,加之近年来中国与发展中国家文化交流不断深入,于是我遇到的几乎都是落后地区的留学生,如今本人已离开学校,想到今后少有机会接触外国人,不禁感慨,车马很远,书信很慢,一生只够…… 我呸呸呸
首先要谈及的就是留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素养,来我学校留学生的大部分是攻读博士学位,不得不说,由于他们此前的经历的教育水平和文化习俗等因素,留学生的科研能力可是甘居下流,此外学校提供了丰厚的奖学金,完善的生活保障,宽泛的考核体系,留学生大多无后顾之忧,无如牛负重,科研态度也变得落拓不羁,因此科研也就难做出好的结果,做不出来了就腻着中国学生,展示一种毫不怀疑的“纯铁”友谊,帮我讲讲,帮我做做,帮我搞定,真的是步步沦陷,理所应当。记得有个一面,真的是一面之缘的一个留学生,把我从实验室办公桌叫出来,指着我们实验室的展板,用蹩脚的汉语给我说,“你给我画这个图(circos太阳图),谢~谢~。”我给他讲了这个软件有参考文档,你需要基于你自己的数据去配置及调整参数,我希望你能自己研究一下(怕他不懂我说的英语)。期间他只重复一句话,就是我给他做,我与他非亲非故,软件又那么复杂,我必定拒绝了这一强人所难的事情,对方见我不答应后,直接扭头就走,以后碰面也没再理过我。这件事不过惊鸿一瞥,这些年来,我及我同学遇到的,从生活起居,诸如柴米油盐的购买,帮他们办Party,给什么汉语老师选礼物(一个女留学生看上了她的中国老师),到科研工作,诸如试剂购买,数据分析,文章撰写,再到毕业答辩,诸如后勤保障,论文送审,手续办理等等,一种从出生到坟墓的全包式福利。这表征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很复杂,有国家大战略的需求,学校的教学理念,有留学生的理所应当,中国人的温顺内敛等等,方方面面吧。给人感觉实验室来个留学生如同供着一尊神,我个人感觉科研工作中,与留学生相处我们要有大国气度,力所能及的帮助理应提供(至少我是帮了不少),只是过分的要求(不愿干,没时间,没能力的都算)得懂得拒绝,勿拿宠着和惯着换感恩,勿拿谦让和尊严换认可。
其次要谈谈留学生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我遇到不少留学生男权思想较为严重(国家不说了),有一年舍友被安排给一个男留学生当生活助理,为了每月的几百块钱的补贴,真的悉心照顾那学生的生活起居,留学生羽毛球打的不错,点名要与女生约战,我们苦苦求来女同学,实际打起来居然一点不让,毫无绅士可言,结果累的人家女生好几天下楼都腿疼,差点和我们绝交。话锋一转,我实验室有个女留学生,适逢去试验田都要求有人陪,她理由很简单,地里就一个人,要是被某个男人勾肩搭背非礼了,那她将一辈子都毁了。她的家庭很好,父亲是个有声望的大学教授,家中都有保姆,即便如此,由于长期的传统思想的影响,她都惊讶中国的一夫一妻制,感慨中国男人尊重并疼爱自己的妻子,更不理解中国的男人会去做家务。综上,外国确实与中国在价值观念、男女平权等方面有着差异。学校里有个现象,女留学生想嫁中国男生,中国男生几乎没有找留学生做女友的,男留学生想“娶”中国女生,中国女生偶有找留学生做男友的。感情这东西很难说,电影里的桥段叫人称颂,爱情在《泰坦尼克号》中跨越了阶层,在《色戒》中跨越了敌我,在《断背山》中跨越了性别,甚至在《金刚》中跨越了种族,可现实中,有多少人因为南方北方不同,城市农村差异,吃饭辣不辣都最终分手,更别说俩人能够跨越国家、肤色、民族、信仰等等的在一起,要是真有,我宁愿相信是因为纯粹的爱情,千万不要把婚姻当做炫耀的资本,或是改善物质的捷径,当然嫁一个第三世界的留学生,这种目的是比较难企及的。于是生活中与留学生相处,女孩子是弱势群体,希望宁肯多保守一点,也不要冒进,保护自己的权益最为重要,倘若真受了委屈,也勿要忍气吞声,你背后有几亿的中国男生替你撑腰,当然也不要因为某些事情断送一段好的姻缘,当双方真的坦诚以待,情投意合了,那也祝愿一旦牵手,白头到老。
最后要谈的是政治立场和宗教信仰,这两个事情都比较敏感,我也不太好说太多。举两个例子,实验室有印巴两国的留学生,两人各种不合,因为不懂中文,办理手续需要中国学生帮忙,同一个事情非要叫同学跑两趟,就是不一起,私下里,两国的留学生相互间各种不待见,偶有矛盾发生。再就信仰,实验室有穆斯林的留学生,天天拿着古兰经,到了点就撇下实验,虔诚叩拜,饮食上也相当严苛,衣着装扮也比较保守,言行都必须按照经书中说的来做,有信仰是好的,只是感觉有些古板。与留学生相处过程中,在信仰与政见等方面,个人建议千万不要拿对宗教的好奇当乐趣,更不要拿政治立场打趣,面对巨大的民族文化差异,不通畅的语言交流,万一出现误会和分歧,这种敏感的事情真的很难收场。
文章写了这么多,没任何歧视和污蔑的意思,不是为了激起矛盾和误会,导致对留学生的偏见,本人的经历有偏颇片面之处,但是也并非胡编乱造,很多事情也是周围同学的共识和事情的本质,写这个的目的很单纯,本质上的还是希望咱们学生更多的了解到留学生的方方面面,认识到相互之间存在的种种差异,从而以更加积极合理的方式与留学生相处,做到相得益彰,同辅进步,在维护了国家形象和利益的同时,保护了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同时也全方位提升了个人能力,那自是最好。
公号接收投稿:有意者请留言。
TCGA | 小工具 | 数据库 |组装| 注释 | 基因家族 | Pvalue
基因预测 |bestorf | sci | NAR | 在线工具 | 生存分析 | 热图
生信不死 | 初学者 | circRNA | 一箭画心| 十二生肖 | circos
舞台|基因组 | 黄金测序 | 套路 | 杂谈组装 | 进化 | 测序简史